教學是老師的職責,而長者服務就是社工要管的事,看似各不相干。但細心想想,我們都關心(尤其是新一代)的陶造與成長,我們都希冀社會進步,都同樣投身於建立人的工程。
有人說,評鑑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,除了科技和經濟,還要看看當中的人倫和社會關係,是否寬容與共融。其中,不妨查考一老一嫩是否被善待,抑或常被擠壓、排斥和疏怱?從事長者服務多年,我們深刻體會老人(及身邊的人)經過長時間的社化,竟自說自話的內化了「人老便無用、變成人家的包袱……」!我們相信,參與倡導和青年教育工作與做好長者服務不是互相分割的,要轉化人們的「老年觀」要從上游入手。
都市化、核心家庭主流化等等,將人的關係疏離和異化,年青一輩甚少與爺嫲同住,靠爸媽拉攏才與長輩間中見面一次。心目中的長者形象、以及對老齡課題的理解更多是媒體轉述與建構的,暗藏謬誤與偏見。
老年學者提醒大家,其實老化是從出生開始的,關乎人人,並不是老人的專利;此外,全球都面對人口老化,老齡課題必然是現代通識課會涉及的,能透徹和立體地探索與認識這課題變得重要和有價值。長者的一生盛載着豐厚的生命故事,本身就是活的教材,也是應被善用的教育資源,這於健康及與社區關懷管理科、通識科及課外發展活動(OLE)均有其適用性。
年青人有時會被標籤為功利、自我,對長者無甚興趣、漠不關心。且慢!去年,「生命故事」計劃先後與十間中學協作,接觸了超過500位高中學生,與他們一起走過生命故事體驗之旅,又為多位長者完成撰寫生命故事。青年人比預期投入和熱愛學習—在故事館細聽長者娓娓道出獨特的人生經歷與體會、以「冒險精神」飲盡杯中的糊餐(體弱長者餐膳)、瞎眼捌腿的走進社區的人群之中,第一身體會別人若隱若現的歧視和不安。當老師和社工擔心青年人沒耐性,卻有多人在參與工作坊之後表示要加時培訓、故事講得太少,希望學習更多!
很高興今次能與香港浸會大學通識教育資源中心一起製作專題教案,感謝李玉強博士及教案小組給予專業支援。望能以此為起點,日後能與學界有更多具意義的協作,互相助益。時代不容我們自設界限,跨界協同也許更能回應新議題、新社會,正如我們鼓勵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不要自我封閉,正如我們倡議代際共融。